高速钢的分类方式多样,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按合金元素组成、性能特点及生产工艺划分。以下是其主要分类及特点:
一、按合金元素组成分类
1. 钨系高速钢(经典型)
核心元素:以钨(W)为主要合金元素(含量通常为 12%~18%),辅以铬(Cr)、钒(V)等。
特点:
红硬性好:在 600℃左右仍能保持较高硬度(HRC 58~62),适合普通切削场景。
韧性较低:含钨量高导致碳化物颗粒粗大,韧性较差,不适合冲击载荷大的加工。
应用:传统刀具(如麻花钻、车刀)、简单形状的铣刀。
2.钨钼系高速钢(通用型)
核心元素:用钼(Mo)替代部分钨(W:Mo≈1:2),降低成本并改善性能。
特点:
综合性能优:钼的加入细化碳化物,韧性和耐磨性优于钨系高速钢,适合自动化加工。
热塑性好:便于锻造和轧制,适合制造复杂刀具(如齿轮刀、拉刀)。
应用:通用刀具、高精度刀具及数控加工刀具。
3.高钒高速钢
核心元素:钒(V)含量显著提高(3%~5%),形成大量碳化钒(VC)。
特点:
耐磨性极强:VC 碳化物硬度高(HV 2800),抗磨粒磨损能力突出。
磨削难度大:需用金刚石砂轮磨削,加工成本较高。
应用:加工高硬度材料(如硬铸铁、淬火钢、耐热合金)的刀具,如刨刀、插齿刀。
4.含钴高速钢(超硬型)
核心元素:添加钴(Co,5%~10%),强化基体并提高高温硬度。
特点:
红硬性卓越:650℃时硬度可达 HRC 63 以上,适合高速切削或高温环境。
成本高:钴为稀缺元素,价格昂贵。
应用:航空航天领域刀具、精密刀具(如铣削高温合金的立铣刀)、齿轮滚刀。
二、按生产工艺分类
1. 熔炼高速钢(传统工艺)
工艺特点:通过电弧炉或感应炉熔炼,铸锭后经锻造破碎碳化物。
优缺点:
成本较低,但碳化物分布不均(尤其大尺寸钢材),韧性受限制。
应用:普通刀具、中小型模具。
2.粉末冶金高速钢(先进工艺)
工艺特点:
熔融钢液雾化成粉末,经热等静压成型,碳化物颗粒细小(<5μm)且均匀分布。
优缺点:
强韧性显著提升(冲击韧性比熔炼高速钢高 50% 以上),适合高负荷刀具。
生产成本高,需专用设备。
应用:高端刀具(如硬质合金替代铣刀)、精密模具、航空航天用刀具。
三、按用途与性能分级分类
1. 通用型高速钢
特点:满足大多数常规切削需求,红硬性 600~620℃,硬度 HRC 63~66。
代表牌号:W6Mo5Cr4V2(M2)、W18Cr4V(W18)。
2.高性能高速钢(超硬型)
特点:红硬性≥630℃,硬度 HRC 67~70,用于难加工材料。
四、其他特殊类型高速钢
1.低合金高速钢
特点:减少钨、钼含量(如 W3Mo2Cr4VSi),降低成本,适合轻载切削(如木工刀具)。
2.涂层高速钢
工艺:表面涂覆 TiN、TiAlN 等硬质涂层(厚度 1~5μm),硬度提升至 HV 2000 以上。
优势:减少摩擦、提高耐磨性,刀具寿命可延长 2~3 倍。
总结:分类对比表
分类维度 典型类型 核心特点 典型牌号 应用场景
合金元素 钨系 高钨含量,红硬性好,韧性较低 W18Cr4V 普通刀具(钻头、车刀)
钨钼系 钼替代钨,韧性与耐磨性平衡 W6Mo5Cr4V2(M2) 复杂刀具(齿轮刀、拉刀)
高钒 高钒含量,耐磨性极强 W12Cr4V4Mo 硬材料加工刀具
含钴 高红硬性(650℃+) M42 高速切削、航空航天刀具
生产工艺 熔炼高速钢 传统工艺,碳化物偏析 W18Cr4V 中小型刀具、模具
粉末冶金高速钢 碳化物均匀,强韧性高 ASP23、CPM M4 高端刀具、精密模具
用途分级 通用型 常规切削,红硬性 600~620℃ M2 普通金属加工
高性能型 难加工材料,红硬性≥630℃ M42、T15 高温合金、淬火钢加工
抚顺特钢授权特许专营代理商
东莞市长安镇靖海西路99号(宏恒泰冠城创新工业园)
电话
0769-85391930
138-2578-1001
微信
微信
邮箱
huashi-gd@163.com